圍手術期腦卒中是一種嚴重的手術并發癥,尤其在神經內科相關手術中發生率較高,可能顯著影響患者預后。為降低其風險,神經內科在術前、術中和術后均需采取系統化預防策略。
一、術前評估與干預
術前充分評估患者腦卒中風險是關鍵。包括詳細詢問病史(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房顫動等基礎疾病),結合神經系統檢查、影像學(如頭顱CT或MRI)和實驗室檢查(如凝血功能)。對于高危患者,術前優化藥物治療,例如調整抗血小板或抗凝藥物(根據手術類型和出血風險權衡),控制血壓和血糖至穩定水平。必要時,多學科團隊(包括神經內科、麻醉科和外科)會診制定個體化方案。
二、術中管理措施
術中維持腦灌注和氧合是預防腦卒中的核心。麻醉管理應密切監測血壓,避免過低或過高波動;確保血容量和電解質平衡;采用神經監測技術(如腦電圖或近紅外光譜)早期發現缺血跡象。對于長時間手術,注意體位和血栓預防,例如使用間歇充氣加壓裝置。手術操作需精細,減少血管損傷和栓塞風險。
三、術后監護與處理
術后持續監測神經功能,及時發現腦卒中癥狀(如突發偏癱、言語障礙)。加強生命體征管理,控制血壓、心率和血糖;早期活動以預防深靜脈血栓;合理使用藥物,如根據出血風險重啟抗凝治療。對疑似腦卒中患者,立即進行影像學評估,必要時啟動溶栓或取栓治療。
四、綜合預防策略
整體上,強調多學科協作和個體化方案。健康教育也很重要,指導患者及家屬識別腦卒中預警信號。通過系統化預防,可顯著降低圍手術期腦卒中發生率,改善患者預后。
神經內科在圍手術期腦卒中預防中扮演關鍵角色,需從評估、干預到隨訪全過程優化管理,以保障手術安全。